2025年中国渔业协会鳗工委理事会会议
2025年9月9日,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鳗工委”)在江西省井冈山市成功召开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第四次常务理事会。鳗工委会长陈庆堂、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学洲、副会长姚弓善、郭贤平、林茂苍、李官弟、林承东、陈乃晶、胡林华、林家兴、周兆恩、徐利明、林品峰、陈沛锋、翁武振、郑少明、陈树平、林荣征、朱木德、会长助理张蕉霖等众多理事会成员,以及周绍荣等福建省鳗业协会、广东省鳗鱼业协会、江西省鳗鱼协会,以及广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江苏等各省、地、市鳗业代表、特邀专家、嘉宾共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鳗鱼分会理事长徐远宏、福建省鳗业协会原会长刘常标、鳗工委首席专家樊海平、鳗工委总顾问张述枝等列席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总结2025年鳗工委各项工作实施情况和成果,深入分析国内外鳗业发展形势。
会议从长江生态修复,保护长江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平衡鳗鱼市场供需出发,建议农业部相关主管部门调控鳗苗捕捞及进口总量管理,与会代表联合签署了《控制鳗苗捕捞及投苗总量的倡议书》。
会议通过了进一步完善鳗鱼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平台的决定,增加江西、广西两地的鳗鱼市场指导价格信息共享,同时更新烤鳗市场指导价格的信息,提高行业交易效率。
会议还研讨了国内成鳗市场开拓等议题,并围绕鳗工委理事会制定的《五年工作规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推进鳗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再创新的辉煌。会议由鳗工委会长陈庆堂先生主持,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副主任李彩刚代表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发表致辞。
▲中国渔协鳗业工作委员会陈学洲秘书长
会上,陈学洲秘书长代表理事会作2025年工作报告,报告显示,按鳗工委理事会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在全体理事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正在逐步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并取得积极成效:召开鳗鱼养殖生产形势分析会,深入研讨全国鳗苗入池情况;开展多次实地调研,聚焦产业“卡脖子”问题,关注绿色健康养殖与市场价格行情;建立统一的价格信息平台;加强食鳗文化推广,出版《神奇的鳗鱼》《食鳗经》等画册;协助企业拓宽内销渠道,组织参与国内外展会,提升产业形象;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应对CITES涉鳗议题。
▲与会代表共同签署倡议书
会议研究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鳗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与会代表认为,目前中国市场存塘的鳗鱼和烤鳗制品数量持续减少,部分鳗鱼价格连续多月上涨,为平衡鳗鱼市场供需,维护产业整体利益,保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会上,与会代表就控制鳗苗投苗总量达成一致意见,根据现有存塘量和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全国及地方年度投苗总量的计划,落实鳗鱼配额捕捞制度,建立鳗苗协调机制,推进鳗鱼企业备案制度,以资源可持续性守护鳗业上下游企业利益与产业未来,以规范经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与会代表经热烈讨论后,共同签署了《控制鳗苗捕捞及投苗总量的倡议书》。
▲各代表热烈讨论
会上,代表们充分肯定鳗鱼价格信息平台的建设,为行业提供准确的价格参考,引导市场合理定价,各地要共同促进鳗鱼价格信息平台体系建设,集思广益,持续完善内外销鳗鱼产品(活鳗、烤鳗)的价格体系,陆续扩充江西、广西等产区价格,让广大鳗农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全国上下一盘棋。
会议也讨论了如何扩大内销市场的问题,代表们提出要创新鳗鱼消费场景,加强与相关产业协会合作,尤其要组织行业企业加大力度,积极推动鳗鱼进入重庆火锅市场,创新研发符合火锅消费场景下的鳗鱼产品,让这一超高性价比的“水中软黄金”在30多万家火锅店、3000多亿级的重庆火锅市场里抢占应有的份额,同时要推动鳗鱼食品进入航空航天、高铁、学校等领域,组织鳗鱼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食品展会,全方位展示中国鳗鱼产业形象,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要充分借助线上线下等多元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消费者。中国鳗工委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企业通力合作,主动作为,群策群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整合行业资源,提升我国鳗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会议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会不仅系统总结了行业过去一段时间的宝贵经验与显著成果,更在中国鳗业发展的新的阶段凝聚多项共识,明确了目标任务,共同谋划了下一阶段中国鳗业的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为推动中国鳗业走向新质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再创中国鳗业新的辉煌夯实基础!